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动态

BET理论的假设

日期:2023-03-22 21:27:10 来源:BET理论的假设 字号: 【字号: 打印本页

  BET理论的假设中新財經6月15日電(記者吳濤)6月15日至16日,華為伙伴暨開發者大會2022在線上舉行。在15日舉行的大會上,華為高管談到了華為組織架構調整,員工考核,軍團成立等問題,還強調華為不做機會主義者,將有所為,有所不為。  在優化員工考核方面大膽改進  在2021年度華為企業業務伙伴滿意度調研報告中,規則和秩序、組織調整、人員穩定性,是伙伴最關心的三個問題。華為輪值董事長胡厚崑。供圖  要解決這三個問題,就要從管理機制入手,系統優化。對此,華為輪值董事長胡厚崑表示:“華為在與伙伴合作的過程中,利益是連接華為與伙伴的紐帶,華為的誠信是伙伴愿意與華為合作的基礎,規則是實現利益、堅守誠信的保障。”  胡厚崑在大會上還透露了員工績效考核標準的改變。他表示,曾有華為員工迫于考核壓力,違反規則,最終損害了伙伴的利益。華為將從制度執行的流程化、IT化,建立有效監督機制以及優化員工考核牽引等方面,大膽做出改進。  據介紹,華為從2022年開始,將在華為干部和員工的個人績效考核指標中增加“伙伴滿意度”的選項,收集客戶和伙伴對員工服務的真實評價;同時適當降低考核權重中銷售指標的比重。  胡厚崑還談到華為軍團。據介紹,2021年以來,華為陸續成立了20家正式軍團,涉及煤礦、公路、港口、光伏、電力、機場、運動健康等多個行業。  胡厚崑表示,華為還會將作戰能力下沉到地級市,在全國90多個聚焦的地級市投入至少700多位專職人員,目的就是為了支持好伙伴、服務好客戶。  華為稱有所為,有所不為  目前主流觀點認為,產業數字化作為ICT技術與傳統行業深度融合的結果,已經成為數字經濟發展的藍海。華為認為,做大蛋糕比做大份額更重要,華為也希望和合作伙伴、開發者朋友們一起攜手去拓展這個藍海市場。  華為企業BG總裁丁耘強調,華為的應對之道:數字化轉型時代也是大機會時代,但華為不做機會主義者,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  有所為,即華為將聚焦在復雜的硬件平臺和復雜的軟件和算法平臺,通過硬件開放、軟件開源,與伙伴一起創造茂盛的生態,創造新的商業價值,這也是華為完整的主航道。同時面對數字化轉型的行業眾多、場景數不勝數的狀況,華為也會選擇一些有戰略空間的行業,成立軍團和伙伴共創價值。  有所為的同時,更要有所不為。丁耘強調,只有“有所不為”才能更好地“有所為”,做好“有所不為”,才能有更廣闊的舞臺和空間。為此,華為將繼續堅持被集成,發揮伙伴在交易與服務客戶方面的優勢;同時加強產品能力開放,更好地被集成。而即便在一些特定行業做少量集成,也是為了長期被集成。  歐拉系統進一步實現與鴻蒙互通  針對行業關心的歐拉系統,華為公司副總裁、計算產品線總裁鄧泰華在大會上表示,9家伙伴同期發布歐拉操作系統商業發行版。  據介紹,作為數字基礎設施的開源操作系統,歐拉持續豐富南向和北向的生態支持。歐拉南向支持多樣性設備,已經實現主流計算架構100%全覆蓋。同時,通過共享分布式套件,歐拉進一步實現與鴻蒙互通,共同服務數字全場景。  另外,歐拉開源兩年以來,歐拉社區已經匯聚340多家全球企業,覆蓋芯片、部件、整機等產業鏈成員;吸引近萬名開源貢獻者,參與社區技術創新和版本開發;全球120多個國家、1500多個城市用戶累計下載量超過54萬次。  華為透露,目前,整個歐拉系的裝機量累計超過170萬套,新增市場份額達到19%,預計年底將達到25%,明年將做到中國新增市場份額第一。(完)【編輯:程春雨】

  中新社北京6月10日電(記者劉育英)5GR17標準宣布凍結,標志著5G第二個演進版本標準正式完成。中國通信企業積極融入國際標準制定,其中中國移動技術提案總量達3000余篇,主導立項30余項。  北京時間2022年6月6日至10日,國際通信標準組織3GPP第96次全會在匈牙利召開,這是自2020年初受新冠疫情影響以來,3GPP首次以線下形式召開的會議。會上,5GR17標準宣布凍結,標志著5G第二個演進版本標準正式完成。  中國通信企業積極參與了5GR17標準版本的制定。中國移動研究院無線與終端技術研究所副所長、3GPPRAN全會副主席胡南,中國移動研究院標準專家張曉然二人赴匈牙利參加此次會議,是首個下定決心并克服困難派員參與現場會議的央企。中國其他通信企業從國內共派出8名代表現場參加本次會議,而且幾乎全部派員參加了線上會議,充分展示了中國通信企業積極融入國際標準制定,維護全球統一技術標準的決心。  據了解,中國移動全面深入參與了R17標準的制定工作,技術提案總量達3000余篇,主導立項30余項,在技術貢獻和標準影響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貢獻。  胡南說,如果說R15版本是5G技術標準的“毛坯”,那么R16版本可以理解為“精裝”,剛剛完成的R17版本就是“精裝”之上的“軟裝”,起到了點睛、添花的效果。而R18像引入了智能家居,進一步全面提高生產生活品質。  據胡南介紹,R17版本有三大特點:一是商用性能提升,如有效解決工業控制的同步精度問題、有效提升高鐵場景下的用戶體驗等;二是引入新特性,如中國移動力推的MBMS(多媒體廣播和多播業務)項目,可服務于公共安全、賽事直播等多種場景;三是探索新方向,首次探索了5G與AI的融合,制定了統一的功能框架,加速實現自智網絡。(完)【編輯:程春雨】

  記者李冰  日前,內蒙古自治區地方金融監管局發布《關于取消6家小額貸款公司經營資格的公告》稱,取消經營資格的小額貸款公司名稱和經營范圍中不得使用“小額貸款”“小貸”“貸”字樣。  近年來,已有多地金融監管部門發布取消部分小貸機構經營資格的公告。目前小貸行業合規化發展提速,區域性小規模機構持續清盤離場的同時,“互聯網系”小貸機構則在密集增資謀求全國展業。  小規模機構持續“離場”  近年來,已有多家小貸機構經營資格被取消,比如,2022年5月份,河南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公告稱,取消西峽縣匯統小額貸款有限公司和南陽市宛城區匯鑫小額貸款有限公司試點資格;2021年12月份,蕪湖市地方金融監管局發布《關于同意取消蕪湖市興蕪小額貸款有限公司等17家小額貸款公司試點經營資格的通知》等等。  2022年以來,多地轄區內小貸機構評級、調研工作結果對外披露,對于長期“空殼”“失聯”等運營情況不符合監管要求的機構,則是注銷其經營許可。例如,湖北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4月18日發布公告,轄區內共350家小額貸款公司參加評選,評選出A類小額貸款公司54家、B類小額貸款公司79家、C類小額貸款公司82家、D類小額貸款公司135家。這也是湖北省首次對轄內小貸公司進行分類評級。  “目前,小貸行業正呈現機構數量不斷縮減,洗牌加劇的趨勢。”零壹研究院院長于百程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小貸機構“退場”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部分小貸機構面臨生存壓力選擇主動申請取消經營資格;另一方面,部分地方性小貸機構在發放貸款的過程中存在違法違規的現象,比如高利率、違規營銷等問題,且失聯、空殼現象較多,監管部門正加大對違規小貸機構的清退力度。”  據央行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3月末,全國共有小額貸款公司數量為6232家,貸款余額9330億元。而2021年一季度,全國共有小額貸款公司6841家,貸款余額8653億元。  “從數據上來看,小貸機構的數量正在減少,但小貸行業的貸款余額卻在平穩增長。這說明,小貸行業目前正在洗牌的過程中,且呈現向頭部集中的趨勢。”博通咨詢金融業資深分析師王蓬博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互聯網系”頻繁增資  目前,小貸行業一邊是區域性小規模機構持續清盤“離場”,一邊則是互聯網巨頭旗下的小貸機構的頻繁增資。  根據天眼查顯示,6月1日,騰訊旗下深圳市財付通網絡金融小額貸款有限公司(下稱:財付通小貸)發生工商變更,注冊資本由50億元增至100億元。記者注意到,這是財付通小貸近兩年來的第四次增資;4月份,字節跳動旗下深圳市中融小額貸款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由50億元增加至90億元;1月份,福州三六零網絡小額貸款有限公司(下稱:360小貸)的注冊資本由10億元增至50億元,這也是360小貸的第二次增資等等。  整體來看,近年來,多家頭部互聯網平臺對旗下小貸公司進行增資,包括螞蟻、美團、度小滿、京東等多家互聯網公司。業內人士普遍認為,“互聯網系”小貸機構頻繁增資與《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相關規定有關。  根據《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對于注冊資本相關規定,經營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的小額貸款公司的注冊資本不低于人民幣10億元,且為一次性實繳貨幣資本。跨省級行政區域經營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的小額貸款公司的注冊資本不低于人民幣50億元,且為一次性實繳貨幣資本。  易觀分析金融行業高級分析師蘇筱芮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互聯網系”小貸機構密集增資實則是為了謀求全國展業。一方面表明貸款類業務仍是其金融業務中的重點構成;另一方面在合規前提下,選擇對小貸牌照進行增資以實現規模擴張成為部分互聯網巨頭的現實路徑,這也使得小貸行業的競爭加速。  于百程告訴《證券日報》記者,“目前小貸機構已經成為部分互聯網生態巨頭開展借貸業務的著力點。增加注冊資本可以增加網絡小貸公司抵御風險的能力,也可為其下一步的規模擴張奠定基礎。  蘇筱芮進一步表示,小貸機構是多層次小微金融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互聯網平臺具備流量優勢與數據優勢,能夠在幫助小微商戶復工復產、識別融資需求、判斷信用狀況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同時與傳統銀行形成互補,未來銀行與小貸機構加強合作存在契機。(證券日報)【編輯:彭婧如】